乐鱼官方网站以工业设计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工业设计近年来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环境不优等问题,建议把握好新工业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设计创新的关键引领作用,加快完善有利于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以设计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设计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创造性的活动。它通过系统整合与横向协调多工种、多学科、多专业的思想和方法,将知识、技术、信息和创意转化集成为产品、装备和服务系统解决方案,是引领技术创新、集成利用各种创新成果实现价值创造的先导,是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起点和龙头。
工业设计牵引了生产要素集成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既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是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突破口。
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截至2017年底,全国设有工业设计部门的企业和专业工业设计公司近1.4万家,从业人员共超过60万。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经济圈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产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相关省份保持了年均15%—20%的增长。全国设计创意类园区超过1000家,其中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产业园区超过60家。近年来,优秀设计企业和创新设计成果不断涌现。海尔、小米、华为、格力、美的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在海外设立了设计中心,毅昌、浪尖、嘉兰图、洛可可等一批专业设计公司已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调查表明,工业设计在企业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100%)、提高产品附加值(92.5%)、推动所在行业技术升级(88.1%)、提升创新主体的专业化程度(86.6%)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引领消费需求,促进企业收入增长方面工业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设计创新浅型化的问题。有38.81%的企业认为目前我国的设计模式仍以模仿改良为主。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设计企业停留在短期内能够快速推向市场的改良型、追随型、模仿式设计,原创设计产品不多,尤其是缺乏能够引领行业甚至引领世界的设计作品。
二是现代设计体系尚未线%的企业认为功能设计、结构设计不强,有37.3%认为设计与制造互动关联性较弱,76.1%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当前工业设计中应用程度不够,31.3%认为工业设计成果交易转化渠道不畅通。调研了解到,很多工业设计还停留在产品外观设计阶段,无法达到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功能和使用创新以及围绕新的材料、先进工艺等进行综合集成创新设计;服务能力也较为单一,无法开展制作低成本样机以及新产品验证等服务。
三是现代设计工具高度依赖国外。企业反映我国工业设计中90%以上使用的是国外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国产设计工具能用和好用的很少。
四是工业设计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不匹配。约50%的企业认为发展过程中最欠缺的条件是人才;其次是资金,占21%;然后是共性技术和政策环境,各占14%。我国设立“工业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的十几所激增到目前的600多所,毕业生数量已达到相当的规模,然而巨大的设计需求却不能得到满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具备高水平专业能力的人才不足(65.7%);人才培养体系及教学内容与专业前沿有差距(44.8%);缺乏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认知(35.8%);设计创新思维能力不足(31.3%);以及缺乏工业设计的实际工作经验(25.4%)。
五是良性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大的商业环境还不够健康和规范,基于模仿和简单改良采取的低水平低价营销一定程度制约了行业良性发展。调查反映,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不足(70.2%),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单一(43.3%),专利申请效率低、周期长(35.8%),以及专利申请费用高(20.9%)。目前我国外观专利申请的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从市场竞争和时效性角度考虑,一些产品不得不提前推向市场,不排除申请专利尚未获批,仿冒产品已经出现的情况。整体知识产权环境不好,保护不到位,也制约了国外一些先进设计成果和设计业务向国内转移。
首先,是发展阶段和观念的原因。我国多数工业设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58.3%的工业设计中心在4—10年间,仅有5.6%的工业设计中心为20年以上,无论是工业设计机构自身还是整个社会对工业设计创新功能和价值的认知都很不足。总体上看,我国还是一个制造型的国家,还没有完全走到创新型发展的道路上。大多数企业仍然缺乏设计的概念,整个社会存在着“设计让位于研发,研发让步于制造”的倾向。很多企业舍得花高昂的费用购买设备,却舍不得在设计费上多掏一分钱,这也使得单笔设计订单定价较低、盈利不高,设计业整体仍处在借鉴、模仿国外设计模式的阶段。
其次,现代工业设计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面向知识网络时代的高度数字化、高度协同和设计制造一体化的集成体系,已有设计方案的知识化、数据化积累不足,数据库资源支撑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设计技术转让服务,原创设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服务,设计标准和规范服务等方面均有待健全和完善。
再次,工业设计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改善。市场方面,对低水平不规范竞争的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税收方面,绝大多数工业设计企业实行的是5%的营业税和25%的企业所得税标准。虽然国家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减按15%税率征收的优惠政策,但知晓这一政策的企业并不多,且相关认定工作有待落实。融资方面,工业设计的轻资产特性使其长期面临融资难题,主要依靠自我滚动式发展,多数企业难以做大。
最后,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亟须改革完善。主要是设计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调研企业反映学校教学理论性过强,学生对材料、表面处理工艺、产品制造等知识缺乏了解,实战能力弱,而仅仅做造型不能称为工业设计。此外,现有教学体系也未能很好解决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等跨学科储备,以及网络经济背景下的知识更新问题。
引导全社会树立全面的工业设计观,从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集成全产业链资源开展创新和价值创造的视角对工业设计的地位、作用进行再认识。完善工业设计奖励和成果展示制度,支持和奖励原创设计。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及软件研发,支持集成设计与仿真一体化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再制造产品创新设计、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设计发展。建立健全工业设计公共支撑平台和知识服务系统,提供设计原型数据库、设计专利数据库、材料科学数据库、艺术资源数据库等知识服务乐鱼官方网站,促进多领域融合创新。支持“众创”“众包”“众设”发展,构建开放式协同设计创新网络。支持工业设计专业服务和成果转化机构发展,搭建工业设计成果交易平台。
创新工业设计教育和人才培养体制。进一步优化工业设计教学内容设置,促进设计与材料、工艺、制造、服务等跨领域知识技能的融合,设计与技术、艺术、商业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运用设计逻辑进行组合、集成创新的能力。支持企业建设工业设计人才实训基地,把企业高端、原创项目研发设计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支持工业设计人员在职培训、知识更新和国际交流。实施工业设计人才奖励激励机制。全面开展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认定工作,拓宽工业设计人才职业晋升通道,使其获得社会的认可。设立政府人才奖励基金,对行业有突出贡献的设计大师和创新人才给予奖励。
研究设立制造业设计创新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支持有影响力的原创设计,工业设计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公共支撑平台和知识服务系统建设,支持中小企业设计创新项目产业化等。完善工业设计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大政策认定和支持的企业范围。落实好研发设计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制造企业采购工业设计服务按规定给予税前加计扣除。加强金融扶持,将工业设计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支持的范畴。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工业设计企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金融产品,探索设计类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鼓励设计企业和设计师申请专利和进行著作权登记。提高专利申请和审批效率,尽量缩短审批时限。适当调整企业突出反映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标准过高,不利于企业保护设计创新成果的问题。建立设计知识产权侵权黑名单和信用公示制度。加强设计知识产权快速维权、纠纷调解、专业指导等公共服务。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域和国际协作。健全和完善工业设计行业标准和规范,探索由政府指导,行业组织开展的设计企业等级评价制度,促进行业自律。
以协会、园区、企业层面的合作为主体,深化与欧美日韩等工业设计领先国家和地区的务实合作,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络机制,学习和引进国外工业设计高水平、创新发展模式和先进管理经验,推动人才交流、教育培训合作,加强战略、标准和知识产权合作,联合设立高水平的工业设计示范园区。引导工业设计企业国际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或专业设计公司在海外建立工业设计中心,整合全球设计创新资源,形成国际化的创新设计网络。支持有实力的设计企业积极发展国际设计外包服务,政府部门在税收、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